© 100architects
凌波桥
生活枢纽 | 上海 | 中国
凌波桥是针对上海市普济路人行天桥改造的一项提案,该桥连接着连接老闸北和静安区,是苏州河上的标志性桥梁。
凌波桥 官方视频
优酷视频 | 100
苏州河因其有着诸多桥梁,而享有桥梁博物馆的美名。普济路桥于1997年建于苏州河上,是仅供行人通行最早建成的桥梁之一。
2009年上海世博会期间,该桥进行了整修,除了行人外,还允许自行车和滑板车等小型非机动车辆通行,改善了静安区和老闸北之间的连通性。
该座桥长达一公里,作为一个高架平台,可以从上海最具代表性的地区之一欣赏到独特的城市景观。
然而,与其他跨河大桥相比,它是如此的默默默无闻,被隐藏了独特性,限制了其成为上海城市地标的潜力。
我们的提案旨在将这座桥,改造成一座横跨上海的多功能高架公园,为市民提供穿越大都市密集地带的独特城市之旅。
灰色的沥青被大胆活泼的颜色而替代,使大桥成为一个引人注目的空中城市地标。
凌波桥的设计策略是通过颜色勾勒出不同的动线,创造出一个个多层次的行进节奏,在桥面上穿插过渡。
青色直线车道界定了自行车和摩托车的快速车道,为了减缓行人的流动,特意设计了一条紫红色的蜿蜒小径。
这条鲜明的环路,鼓励行人慢行,享受旅程,欣赏上海都市和苏州河的独特景观。
作为背景色,柔和的青蓝色界定了驻足和停留的空间,社交、会面和聚集的区域。在青蓝色的背景色之上,对比鲜明的黄色节点星罗棋布。从观景台到野餐广场、从休息室到迷你圆形剧场功能的黄色城市家具丰富多样,都被环带缠绕着,以突出其功能性。
此外,还引入了新的绿植,作为装饰元素或作为机动车道和人行道的分隔物。
除了上述功能之外,一些青蓝色区域还特意留空,以便留下灵活的空间,以供后续不定期夜市和目前的常驻商贩使用。
该设计并没有改变现有结构,而只是通过在桥面增加彩绘景观和功能性的城市家具装置,改善动线,增加功能界定以唤醒它。
凌波桥2 官方视频
优酷视频 | 100
凌波桥3 官方视频
优酷视频 | 100
项目信息
项目名称: 凌波桥
设计方: 佰筑建筑设计咨询(上海)有限公司
设计团队: Marcial Jesús, Javier González, Lara Broglio, Mónica Páez, Keith Gong, Cosima Jiang, Ponyo Zhao, Elena Michelutti, Ginger Huang
客户: 未披露
面积: 1,000 m.
状态: 概念设计
项目地点: 中国上海市静安区普济路桥
More images
©100architects
©100architects
©100architects
©100architects
©100architects
©100architects
©100architects
©100architects
©100architects
©100architects
©100architects
©100architects
©100architects
©100architects
©100architects
©100architects
©100architects
©100architects
©100architects
©100architects
©100architects
©100architects
©100architects
©100architects
©100architects
©100architects
什么是包层式介入?
这种是在建筑物的一个或多个立面上进行的介入类型,一般指改变现有外部形象——可以是外立面或者屋顶,通过在其现存外部封面之上,添加或安装新的迥异元素。
这种类型对城市景观内建筑物的感知有直接影响,因此,与室内介入相比,对城市的影响更大。 但是,一定程度上与室内介入又类似,本质上是装饰化和附属化的介入手法。在这种情况下,将修改建筑物的外部特征,从而完全改变市民和路人的感知和使用方式。
这种类型的介入技巧的基础是,通过涂层或覆盖建筑物的现有外表面,或者通过插入或放置别的装置在其外表面。那如果是建筑立面,需除创造有美感且有机的功能,来提高其形象,如果是屋顶,甚至是增强包层本身的功能优势。
案例
佰筑 INS
出版